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四十九章 集體告狀 西北軍議

關燈
十天後,朝廷推行軍功田的法令正式頒布。消息傳到武威的時候,西北行營總督董世光正在召集軍議。西北行營總督本來在金城開府,為了便於指揮作戰,董世光已經把行營前移到了武威城。行營、行營,本來就是行走的指揮所。

經過一個多月的調遣,武威城變成了一個大軍營。

董世光已經集結了五萬大軍,包括一萬騎兵,這些軍隊多數駐紮在武威附近。這情況與辛學文給巫輕雲的學舌有些區別,當時辛學文單聽人說董世光集結了三萬人,就想當然地以為,這三萬人都圍在甘州城下,實際情況卻比這覆雜得多。

首先,當時這三萬人還在調動的過程中,並沒有完全到位。其次,因為在面向釣魚城的西北方向,狼族占據著絕對的主動,單把甘州的東南方向圍住意義不大。相反,大軍久頓堅城之下,非但軍資消耗大增,還要時時刻刻提防狼族的突襲,反而容易挫傷士氣。

另外,董世光還有一個考慮,就是想引狼族出城作戰。眾所皆知,狼族善於野戰,南軍善於守城。因此董世光故意示弱,期望狼族因奇襲甘州成功而大意,又跑出來跟南軍野戰。只要把狼族主力誘離甘州城一段距離,董世光就有機會殲滅他們,畢竟在這個方向,南軍的數量優勢很明顯。

因此,即使現在已經調集了五萬大軍,董世光也只派了不到兩萬部隊出去,零零散散分布在從武威到甘州的兩百裏區域中。臨近甘州城的數十裏範圍內,更是只有些輕騎兵和斥候在活動,其他部隊都在武威養精蓄銳。

這種部署暗合了成德皇帝的心思,所以兵部也不怎麽催促。不過在軍資供應等方面,兵部該做的手腳還是做了。即使董世光真的傾全軍之力猛攻甘州,恐怕也打不了多久。

“各位將軍,根據探子的消息,狼族在甘州集中到八千人左右後,就沒有再增兵……”正在介紹情況的,乃是董世光的參軍李子輝。不比李定國的參軍劉知機,劉知機是李定國私人聘用的,不算朝廷官員、沒有官員身份,更沒有武官品級。李子輝這個西北行營參軍,卻是邊軍編制內的高級武官,堂堂正三品。

套用各位看官熟悉的軍事體制,董世光這個西北行營總督相當於西北軍區司令員,李子輝則相當於西北軍區參謀長,也可以給西北軍區的部隊發號施令。劉知機則不同,雖然掛著參軍的名號,實際只是李定國的私人智囊,沒有李定國的簽字認可,他一道命令都發不出去。

今天參加軍議的人數比較少,總共也只有九人。分別是西北行營總督奮武將軍董世光,西北行營副總督曲毅興,西北行營直轄的三支邊軍蕩北軍提督葛午明、定北軍提督張國安、鎮北軍提督吳天鶴,受西北行營和本省巡撫雙重節制的甘肅省總兵武達齊、寧夏省總兵季禮僧、陜西省總兵馬克難,另外就是西北行營參軍李子輝了。

這些人都是清一色的正三品以上高級武官,都趕得上天命皇朝朝議時的官員品級限制了。除了被隔絕在甘州之外的釣魚城將軍李定國,以及在一線指揮的另一位副總督石秋珍,在西北行營轄區內的其他正三品以上武官全部到齊。

蕩北軍、定北軍、鎮北軍乃是董世光的直轄邊軍,按照行營體制,在緊急狀況下,甘肅、寧夏、陜西三省的守備部隊也歸他調遣。甘州失陷後,董世光就把這三軍、三省的高級武官都召集到武威來了。今天軍議的內容比較敏感,董世光提前把副提督、副總兵以下的武官排除了出去。

李子輝介紹完情況後,董世光把話題接了過去:“李參軍說的情況,與前幾天相比沒太大變化。不過我另外收到消息,說西安府的兵部倉庫出了點岔子,積存的炮彈都受潮了……”

董世光話沒說完,定北軍提督張國安就大罵了起來:“兵部這幫蠢貨,是怎麽管理的軍資?”

狼族的軍備相對簡單,對他們而言,最重要的軍資不過馬匹、弓矢寥寥幾種。南軍純粹靠裝備吃飯,重要的軍資種類比較多,但在攻城戰中,最重要的乃是大炮及其配套的火藥炮彈。

狼族歷次南下,即使取得的戰果再輝煌,但卻守不住城池,總是被南朝的大炮轟了回去。不過受限於工藝水平,天命皇朝的大炮體積龐大、射擊精度不高、爆炸威力有限,用來攻城十分合用,用來守城效果一般,用來野戰就毫無用處了。眼下要收覆甘州,大炮以及配套的炮彈乃是第一需要補充的東西。

董世光看著陜西總兵馬克難:“馬總兵,你長期在西安府駐紮,與西北倉儲司的人比較熟,知道具體怎麽回事嗎?”

按照天命皇朝對軍資的階梯管理模式,釣魚城邊軍的補給主要囤積在甘州,由甘州地方政府管理。西北行營邊軍的補給主要囤積在西安,由兵部派駐在西安的西北倉儲司管理。

此外,兵部也擔心狼族繳獲了大炮,反過來攻打自己的城池。象甘州、武威這樣相對比較靠前的城市,只部署了有限的守城火炮。這種守城火炮都是固定的,體量巨大,幾乎無法移動,也不怕狼族搶了去。同樣,董世光也沒法把它們挪去攻打甘州。

因為這個,武威雖然設立了倉庫,存儲了部分糧食、布匹、盔甲等物,火炮卻一門都沒有。

馬克難搖頭:“督帥也不是不知道,兵部的人向來看不起我們這些大頭兵。邊軍還好一些,我們這些地方守備部隊,他們連正眼都不肯瞧。再說了,我們陜西守備部隊的軍資,主要由巡撫林大人從地方籌措,也求不著倉儲司,所以我也懶得搭理他們,與他們並不熟。”

馬克難雖然是武官,但八面玲瓏長袖善舞,與當地政府乃至兵部西北倉儲司的人關系好得很,董世光也聽說了一些,要不他不會這麽問。可馬克難推得一幹二凈,董世光也不好多說別的,只好順水推舟地追問道:“林大人呢,他跟倉儲司的人關系如何?”

馬克難點頭:“倉儲司的人可不敢得罪林大人,他們派駐在當地,好多事情都要求著林大人。不過眼下找林大人打探消息也沒什麽意思,炮彈都受潮了,找誰都是白搭!”

董世光掃了在座的幾人一眼:“西北氣候幹燥,炮彈大規模受潮的幾率很小。加上又偏偏在這節骨眼上,我總覺得其中有蹊蹺。如果能夠找到什麽把柄,確認是人為因素,我想奏報皇上,狠狠地抓幾個人出來殺雞儆猴!不過這是跟兵部叫板,必須大家意見一致才好。”

副總督曲毅新連連點頭:“督帥說得沒錯,這事我讚成!收覆甘州的事不容久拖,一旦釣魚城淪陷,狼族就能得到足夠的後援,到時候仗更不好打。炮彈受潮,對收覆甘州造成了極大的影響,如果不能嚴懲肇事者,就怕後面的軍資供應更加扯蛋!”

蕩北軍、定北軍、鎮北軍提督是董世光的直接下屬,都是行伍出身,大家的想法相似,都想借這個機會反擊一下兵部,也跟著紛紛叫好。三位總兵的想法就多了,他們是地方守備部隊,受西北行營和本省巡撫的雙重領導,並且巡撫對他們的影響更大。不說別的,只要巡撫在軍資供應上刁難他們一下,他們的日子就沒法過。

拋開中央政府對地方的行政影響力不說,地方官員和中央官員都屬文官,彼此的交流很頻繁。比如巡撫就有可能進京擔任六部尚書,六部尚書或者侍郎也可能外放為巡撫。他們之間的淵源太深,地方官員肯定不願意得罪中央官員。

而地方守備部隊又受巡撫節制,如果總兵告兵部的狀,巡撫也脫不了幹系,至少一個禦下不力的印象是給中央留下了,搞不好還會被中央官員誤會,認為是巡撫在背後操控。所以董世光要求這三位總兵告兵部的狀,他們心中忐忑得很。害怕得罪兵部還在其次,最主要的是害怕得罪本省巡撫。

可眼下屬於戰時,按照天命皇朝的行營體制,戰時三位總兵必須受董世光的節制。如果得罪了董世光,回頭被安個違抗軍令、作戰不力之類的由頭,把他們直接拿下都有可能。

三位總兵之中,陜西總兵馬克難的資歷最老,所處的位置也最好。西北三省中,甘肅位於對抗狼族的一線,寧夏位於肥沃的河套平原上,不過也要面對狼族的攻擊,唯有陜西,既安全又富庶。這樣的設置也有道理,如果沒有陜西、寧夏的支持,單靠甘肅,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、物力、人力來應對狼族。就是因為馬克難資歷老、會運作,要不這位置也輪不到他。

現在武達齊和季禮僧都不說話,馬克難想一想,只好自己先出頭:“督帥,西北倉儲司的管理向來如此,懲戒懲戒他們也無妨。不過倉儲司的鄭郎中乃是兵部於尚書的妻侄,就怕……”

董世光冷笑道:“他要不是於崇法的親戚,我還懶得找他的麻煩呢!自從於崇法執掌了兵部,我們邊軍以及地方守備部隊的軍資供應就一日不如一日。就說這次失守的天門關吧,軍餉拖了三個月沒到位,該修繕的大門也沒修。天門關失陷,本督確實有監管不力的責任,可兵部也不能置身事外。”

“兵部對將士們的種種欺壓,原來沒有合適的由頭,我也不好發作。眼下甘州失陷,我們如果不能借此機會幫弟兄們爭取點實際利益,又怎麽好意思鼓動他們去沙場搏命?”

董世光侃侃而談的時候,馬克難心中一直在盤算。

天門關失守,不管怎麽說,身為西北行營總督的董世光都是第一責任人。如果能夠及時收回甘州,他大體還能功過相抵。如果再出現什麽不利的戰局,他這個西北行營總督也就到頭了。眼下董世光就在為推卸責任做準備,天門關的軍餉確實被拖欠了,可兵部只拖了兩個月,剩下多出來的一個月,就屬於西北行營自身的管理問題了。

根據馬克難的推測,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,朝廷暫時沒有處置董世光,肯定就是因為這個。而回頭要換人的話,為了穩定西北戰局,十有八九還是要從西北行營選人。

要接替總督,西北行營現在的兩個副總督乃是天然的人選。可石秋珍只是一名悍將,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可以,指揮若定調度有方卻做不到。曲毅新倒是有勇有謀,可他曾經狠狠地得罪過兵部尚書於崇法,要想上位也很難。

李子輝基本可以不考慮,他的品秩雖然不低,但缺乏獨當一面的經歷,朝廷一般不會這樣用人。再下來,就只能在西北行營所屬的三位提督和三位總兵中考慮了。

這六人的品級相同,但馬克難的資歷最老,在西北的時間最長,與兵部的關系最好,如果運作得法,跳一級接任西北行營總督不是沒有可能。實在不行,先代理也行啊!至於抗擊狼族的壓力,馬克難並不是太在意。千年以來的歷史表明,狼族入侵的勢頭再猛,也無法在南方紮下根基。只要天命皇朝巨大的戰爭潛力爆發出來,把狼族趕出去是遲早的事。

待董世光說得差不多之後,馬克難再次說話:“督帥,各位大人,我有個建議。咱們西北行營的高級武官集體上告,可能會給人以逼宮的感覺。要不我們各自單獨行文,從不同角度告發此事,也免得讓別人抓了小辮子。”

總的說來,地方守備部隊的將領,要比邊軍將領圓滑不少,因為他們與地方官員打交道的機會更多,從中學了許多東西。馬克難如此說,武達齊和季禮僧立刻明白了,趕緊表態認可。單獨行文,話到底要怎麽說,也就有了操作的空間。如果是集體行文,自己只剩下簽字附署的權力,還不都是董世光說了算?

董世光與曲毅新、李子輝對視一眼,知道他們的想法與自己一樣,暫時還不想過於苛求這三個總兵,便點頭同意了。

就在此時,參軍室的一個書記在外面求見:“督帥,有兵部的急件!”

書記乃是參軍室的參謀人員,品級不定。高級別的可以到正四品,低級別的才是正八品。除了書記,參軍室還有行走,他們的品級更低,只是正九品、從九品,都不被視為正式的軍官。

董世光不想當著這麽多人的面閱看,就朝李子輝使了個眼色:“李參軍,你先看看是什麽事。”

李子輝下去後,沒多久就興沖沖地回來了:“督帥,各位大人,大喜事!兵部公文上說,朝廷馬上就要頒發禦旨,為將士們設立軍功田!”

武達齊冒了一嘴:“有我們地方守備部隊的份嗎?”

都說邊軍憋屈,地方守備部隊也有憋屈的地方,甚至有時候比邊軍還憋屈。邊軍擔負著邊防重任,中央和地方的文官們再看不起他們,軍資供應方面也不能做得太過分。地方守備部隊純粹就是後娘養的,中央財政不管他們,地方官員又老欺負他們。當然,事情也有例外,比如馬克難,因為與陜西巡撫林大人的關系處理得好,日子就過得比較舒服。

武達齊卻不太會討好人,所以被折騰到了甘肅。這是天命皇朝最偏遠的省份,還有巨大的戰爭風險。武達齊被人歧視慣了,一聽朝廷要設立軍功田,便想當然地認為又沒有自己的份。

李子輝笑道:“武總兵多慮了,公文上說得很清楚,邊軍、地方守備部隊一視同仁。不過若想多得軍功田,就得多立軍功。在這點上,我們邊軍就占便宜了。”

武達齊道:“這是邊軍將士們拼命拼來的,我老武卻是沒有意見,只要不把我們守備軍扔一邊就行!”

季禮僧膽子比較小:“督帥,既然朝廷如此關心軍中將士,倉儲司的事,我們是不是緩一緩再說?”

董世光搖頭:“朝廷是朝廷,兵部是兵部,倉儲司是倉儲司,炮彈受潮是炮彈受潮,軍功田是軍功田,一碼歸一碼,怎麽能混為一談?”

此事議論完,才進入正式的軍議,也是例行的會議。西北行營參軍室的高級書記也即高級參謀人員,各邊防部隊的副參將、各地方守備部隊的副守備以上軍官統統參加,至少有七、八十人。這樣的大會,發言的人反而更少,基本就是董世光、曲毅新、李子輝三人在說話。

正式軍議之後,西北行營在武威城內的正五品以上武官紛紛散去,接下來進行的,才是真正的軍議,卻只有董世光、曲毅新、李子輝、葛午明、張國安、吳天鶴六人參加。

經過前面兩場會議的正襟危坐,這六人早煩了,就在外面的涼亭裏隨便坐著,有的脫了官服外袍,有的腿翹得老高,董世光還帶頭脫了鞋子。

這也印證了另一個世界的一個段子,規模越大、組織得越正規的會議,越沒有實質性內容,規模越小、氣氛越隨便的會議,反而最關鍵。

“老葛,你剛從十裏堡回來,以你的感覺,前方到底怎麽樣?”

十裏堡算是西北行營的前進指揮所,西北行營的另一位副總督石秋珍就在那裏指揮。十裏堡離甘州不過一百餘裏,是河西走廊上一處比較狹隘的位置。不過旁邊的山既不高也不險,不值得修建大型城池,只是建成了一個小規模的城寨。

“督帥,狼族在這邊的活動不多,探子們已經探明,他們把騎兵集中到釣魚城方向去了。現在從甘州通往釣魚城的大、小道路上,到處是狼族的游騎,斥候行動很不方便,折損得也很厲害。我本來想派人到釣魚城去接頭,可卻始終突不過去。另外,我還有個奇怪的感覺,就是這次狼族的行動方式與以往不太一樣。”

狼族的游騎相當於南軍的斥候,大軍行動的時候,他們負責提供外圍警戒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